· Joanna is traveling · 旅遊  · 7 min read

此時此刻|舊金山 Day 4|San Francisco, California|Joanna is traveling

長路漫漫 - 史丹佛大學歷險記 Stanford University

長路漫漫 - 史丹佛大學歷險記 Stanford University

Day 4📍San Francisco, California

2024.08.10

前往 Stanford 的漫漫長路

前一天晚上我們盤點了已經去過的地方跟景點清單,一直無法決定離開前的最後一天要不要去史丹佛,因為晚上要趕到 SFO 搭飛機,還要考慮白天行李要放在哪裡。結果睡完一覺醒來就瞬間把路線跟時間想通,馬上出發史丹佛極限一日遊。

San Francisco California

去史丹佛的路途十分遙遠,要先搭輕軌到火車站,再搭快一個小時的 Caltrain 才會到校門口。不過我們抵達 Caltrain 車站的時候發現附近有好幾個警察,車站還被封起來,要讓大家在大廳等,過一段時間才可以刷卡進去。重點是,我們直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被擋在外面。 從校門進到學校裡面,我們又在豔陽下走了半個小時,整條路幾乎就是椰林大道的放大版,幾乎看不到盡頭。大家都是開車或搭接駁車進學校,應該沒什麼人跟我們一樣一路走到底。

Stanford

Stanford University

Main Squad

Stanford 的校園跟後來在東岸逛的學校都很不一樣,有大片的綠色草地,米黃色石磚為主的建築搭配橘紅色斜屋頂。雖然建築高度不高,但統一的色調和建築風格讓整個校園有了自己的風格,在烈日之下色彩鮮豔卻不突兀。Main Squad 結構對稱工整,由外通往校園深處方向是層層遞進的方形庭園,庭園周圍是厚重的石磚砌成的長拱廊 Stanford Arcades 寬敞舒適,也是整個校園裡我最喜歡的設計。

Stanford Arcade

Memorial Church

教堂的彩繪壁畫很有特色,查了一下是混合好幾個風格的折衷主義。

Stanford Memorial Church

Stanford Bookstore

來 Stanford Bookstore 想到的第一個東西就是《令人心動的 offer》裡王驍的 Stanford 水壺跟掛繩,可惜找了一圈沒有看到一樣的。

Stanford Bookstore

迷你森林與 Hoover Tower

校園裡面另一個我很喜歡的小角落是樹林裡的木桌,是炎炎夏日少數在戶外還很舒適的地方,地上鋪滿軟木削,有樹蔭可以乘涼還有風吹。我們也在這個小角落旁的綠地找到了眺望 Hoover Tower 的完美角度。

Stanford

Cantor Arts Center

下午我們先算好要搭哪一班火車,把握最後的時間參觀了校園中的藝術中心和一旁的羅丹雕塑花園,藝術中心裡也有許多羅丹的作品,沈思者展在一個挑高的圓頂畫廊,是沈思者雕像中的大尺寸版本,站在雕塑旁邊真的很震撼。

Stanford Cantor Arts Center

Stanford Rodin

遺珠之憾

在之後的幾個月裡,我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跟 Sandy 一起拜訪完了 Magnificent 7 中除了 Stanford 以外的其他六所 MBA,收集完美國最好的七所 MBA 商學院。我們不只會看學校,還會特地到商學院門口打卡,直到快拜訪完的時候,我才知道有 Magnificent 7,以及我剛好在交換前完成了 Stanford。但此時此刻我完全不知情,也沒有特別想到要去看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(GSB),只能用拜訪學校四捨五入算是也有看過商學院了:)

關於如何成功登上前往北卡的班機

SFO 機場其實在舊金山市區跟 Stanford 中間,所以我們要從南邊回到北邊的市區飯店拿行李,再搭BART南下到機場,十分忙碌。回程我們只搭一半的 Caltrain 就轉搭 BART,換一種路線有讓原本漫長的路程變得稍微有趣一點,還目睹了在地人明目張膽的逃票行為。

即使路線複雜,但算好時間後其實也不至於感到匆促,而且有機會去一趟 Stanford 真的很滿足,也確確實實地把每個我們想去的地方都看過了。

SFO Air Train

To be continued…

拖著沈重的兩個大行李回到 SFO 的感覺真的很不真實,我們三個從來沒來過美國的人不只在舊金山平安(?且認真地玩了四天,還要準備橫跨美國前往東岸生活了。

舊金山是我踏上這塊土地所見的第一個景象,無數的陌生、未知不斷排布在眼前時,感官被放大得更清晰,自己的存在縮得更小,但世界也離我更近了。就算在時隔這麼久,還是可以很輕易地再次回想起坐在公車上默默觀察身旁的人、車窗外的街景,一邊盯著手機地圖看什麼時候要下車的心情和感受。

分享文章:

© 2025 Yu Hua, Hsueh. 本文內容採用 CC BY-NC-ND 4.0 授權,可轉載,請標註作者姓名或網站連結;歡迎節錄引用,但請勿修改原文內容。

回到文章列表

© 2025 Yu Hua, Hsueh. 本網站內容採用 CC BY-NC-ND 4.0 授權,可轉載,請標註作者姓名或網站連結;歡迎節錄引用,但請勿修改原文內容。